EI、Scopus 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7年 第19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论文
船用燃气轮机进气滤清器惯性级内的流场计算和实验验证
程元龙 刘顺隆 姚明 姜宗林
本文提出了一套求解船用燃气轮机进气滤清器流道流场的数值方法,成功地计算了流道内流场的状态,给出了各种不同型号流道的气动特性,对指导滤清器的设计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在这套方法中,我们应用上风差分来逼近二维、非定常、粘性、不可压缩流体非守恒型的N-S方程,提出了一种可计算雷诺数高达上万的粘性流的差分方程,考察了这种差分方程的稳定性,收敛性、精度和人工粘性,本文还提出了处理一些边界拐点处壁涡的计算方法,实际算例表明,使用本文提出的差分方程和壁涡处理方法给出的计算结果和实验吻合良好。
1987, 19(4): 293-304. doi:10.6052/0459-1879-1987-4-1987-037
非牛顿流体两相渗流问题的摄动解
李希 郭尚平
本文用奇异摄动法结合正则摄动法求解了考虑毛管力因素时多孔介质中弱非牛顿流体的两相驱替问题,得到了分流函数和湿相饱和度的渐近解析解。所得结果同数值解和经典的牛顿流体两相渗流结果进行了比较,并着重讨论了非牛顿因素的影响。
1987, 19(4): 305-314. doi:10.6052/0459-1879-1987-4-1987-038
弯曲渠道中的振荡流和二次流
浦群
本文以弯道理想不可压缩流动的流线和等势线为曲线坐标系给出了弯道内不可压缩粘性振荡流动的一阶解以及边界层流型下的二阶解,以直角弯道为例对弯道內的粘性振荡流动以及二次流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1987, 19(4): 315-322. doi:10.6052/0459-1879-1987-4-1987-039
弹性力学中Fredholm积分方程组解法的表达通式及其讨论
王良国 林晓
本文采用覆盖域的概念,给出受外力作用的任意形状弹性体采用Fredhikm积分方程组解法的统一表达式,而且就含洞的无限大体且远场应力不为零,边界上有集中力作用等特殊情况进行讨论并给出相应的表达式,对边界上作用力和覆盖域边界上作用力之间在合力和合力矩上的关系也作了讨论,文中给出的算例表明,对于一些简单情况可以求得解析解。而对于需要采用数值解的问题,本文工作具有精度高、收敛快的优点。
1987, 19(4): 323-332. doi:10.6052/0459-1879-1987-4-1987-040
损伤材料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
汤奇恒 王自强
本文导出了损伤材料的全量理论,导出了全量公式中H的渐近表达式;最后得到损伤材料平面应变条件下的裂纹尖端的应力应变场。
1987, 19(4): 333-341. doi:10.6052/0459-1879-1987-4-1987-041
等离子体氯化氧化法太白反应器流场的数值模拟
赵国英 朱清文 王崇嶽
本文提出了等离子体氯化氧化法钛白反应器流程的物理化学流体动力学模型,用k-ε方程描述湍流运动,用Partankar-spalaing发展的SIMPLER方法对控制方程求解,就三种情况即a)有化学反应,壁面绝热,b)有化学反应,壁面温度T_w=450k,c)无化学反应,壁面绝热,给出了反应器中的速度场,温度场和浓度分布,对钛白生产的物理化学过程作了数值模拟,所得结果可作为有关工程设计的理论依据。
1987, 19(4): 342-351. doi:10.6052/0459-1879-1987-4-1987-042
用直接散斑技术测量复合材料试件的面内位移
毛天祥 韩金虎 李春秀 邹荣达
直接散斑法用来测量带中心圆孔复合材料条状试件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面内位移分布,采用镜面移植技术,提高复合材料试件表面的反射性能,从而得到高质量的散斑干涉干板,在分析散斑干涉干板时,由于得到的全场位移分布条纹频率的可调性,使此方法测量范围很宽,由弹性应变到塑性应变,直接散斑法测量的结果与云纹法得到的结果相符合。
1987, 19(4): 352-356. doi:10.6052/0459-1879-1987-4-1987-043
动态焦散线实验方法及其在断裂力学中的初步应用
苏先基 雷志辉
本文给出了静、动态的焦散线方程,和确定裂纹尖端位置、动应力强度因子K_1~d的计算公式,并证明了在裂纹扩张速度较低时,可用静态公式计算,还研究了带预裂纹的三点弯曲梁和圆环在冲击载荷下的断裂问题,得到了系列动态焦散线照片、裂尖位置和动应力强度因子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1987, 19(4): 357-365. doi:10.6052/0459-1879-1987-4-1987-044
微裂隙和花岗岩的抗拉强度
寇绍全 O.Alm
本文在对不同温度热处理的花岗岩试件的裂隙微观特征及宏观力学性质的考察之后,建立了抗拉强度与微裂隙密度的关系。在理论模型要求的范围内,理论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该工作对设计储藏核废料,化学废料,热水和液化气的岩石仓库有参考价值。
1987, 19(4): 366-373. doi:10.6052/0459-1879-1987-4-1987-045
土壤内水分流动及温度分布计算——耦合型模型
孙菽芬
本文目的在于发展一个计算土壤内水分输送及能量交換的物理模型——耦合型模型,驱动该模型的大气条件是由实测而得的,引用对蒸发的土壤表面阻抗关联了在大气中水汽通量与从地表的蒸发,由于这种阻抗引入,计算模拟的结果与实测值达到了较好的吻合。
1987, 19(4): 374-380. doi:10.6052/0459-1879-1987-4-1987-046
超临界翼型风洞实验的侧壁干扰研究
高超 张乐惠 苏耀西 杨冶 陈志敏
本文对模型周围的侧壁附面层抽吸,研究跨音速二元风洞的侧壁干扰。模型的展长大于风洞的宽度,其中央剖面有测压孔,在风洞实验段中可沿展向滑移,使测压剖面相对于风洞的对称平面的展向位置取不同的值。实验表明:在超临界情况,当对模型周围侧壁附面层进行抽吸时,气动力的展向均匀性改善,翼型上的激波向后移。
1987, 19(4): 381-386. doi:10.6052/0459-1879-1987-4-1987-047
不同的分子间势对LJD状态方程的影响
周富信 唐沧雅 陈致英
本文分別采用6-exp,M-M和LJ(6,12)三种形式的分子间作用势,计算了LJD理论的压缩性因子,以检验由于势的不同对LJD状态方程造成的影响。
1987, 19(4): 387-390. doi:10.6052/0459-1879-1987-4-1987-04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