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copus 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3年  第55卷  第3期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中的关键力学问题专刊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中的关键力学问题
冯夏庭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随着温室气体排放的急剧增长, 地球上的生命系统面临严峻挑战. 基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我国2020年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已成为我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框架. 为了反映我国在该领域与力学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力学学报》组织了“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中的关键力学问题”专刊. 专刊收录了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非常规能源开发利用、能源低碳化利用、低碳建筑与储能技术、地质系统固碳、相关力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等方向17篇研究或综述论文, 供读者参考.

2023, 55(3): 565-566. doi: 10.6052/0459-1879-23-125
近海风电结构台风环境动力灾变与控制
王立忠, 洪义, 高洋洋, 黄铭枫, 国振, 赖踊卿, 朱嵘华, 杨秦敏, 何奔
开发海上风能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重要举措. 海上风电的大型化是降本增效的主要途径, 已成为近年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设计标准由欧洲领衔; 区别于欧洲的海洋环境与地质条件, 我国海上风电结构面临强台风、软弱土等挑战, 极易发生动力灾变, 大型化可能进一步加剧风电结构灾变风险. 防灾降载的关键在于深入理解海上风电相关的空气动力学、水动力学、结构动力学、土动力学等的一体化耦合与智能控制. 本文围绕台风环境风机动力灾变与控制相关领域的交叉力学问题, 结合笔者团队近年研究成果, 较为详细地评述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情况, 主要包括: 台风风场及其诱发的波浪场工程尺度性状, 台风环境中风机气动、水动载荷及智能控制策略, 风浪流多向载荷联合作用下基础失效模式与结构灾变机制, 以及考虑风浪流-结构-基础-海床-风机控制耦合作用的一体化分析设计方法. 在此基础上, 建议了我国海上风电大型化进程中仍有待突破的研究重点: 需更深入掌握台风风场工程尺度性状、台风和台风浪载荷特性, 需探索台风环境中的风机控制策略, 亟需建立台风环境中大型海上风电整机一体化设计理论并开发国产化工业软件. 上述相关领域的突破, 对于我国实现海上风能产业的全球引领, 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2023, 55(3): 567-587. doi: 10.6052/0459-1879-22-529
顺桨风力机塔叶干涉翼型非稳气动力时频特性
唐新姿, 何文双, 郭颜威, 彭锐涛
由于风力机叶片与塔筒流场相互干涉, 实际气动力与理想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这种干涉作用造成的气动力差异给叶片与塔筒结构可靠性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以翼型DU91-W2-250为研究对象, 采用瞬态数值分析与本征正交分解方法, 考虑叶片和塔筒流场相互干涉作用, 分析顺桨工况翼型非稳气动力时频特性及其影响规律, 量化不同雷诺数下塔叶相对位置及几何参数对气动力均值、波动幅度和频率的影响程度, 通过流场模态能量分布形态分析, 揭示流场干涉对气动力的影响机制. 结果表明, 翼型气动中心至塔筒几何中心的垂直距离、水平距离以及塔筒直径相对于翼型弦长的无量纲参数y*, x*和D*对气动力均有不同程度影响, 其中y*对升阻力系数均值影响最大, 对频率无明显影响, y*绝对值越大, Cl均值越接近单翼型Cl值, y*绝对值越小升阻力系数波动幅度越大, y*从−12增大到12, 升力系数均值最小值为−0.48, 最大值为1.16; x*减小和D*增大, 反向阻力均值增大, 波动幅度增大, 波动频率略有下降, 当x*小于临界值5时, 带塔翼型阻力均值反向; 在计算范围内, 带塔翼型升力系数均值相对于单翼型升力系数最大偏差为−221.94%, 其最大波动幅度相对单翼型升力系数为28.0%, 带塔翼型阻力系数均值最大偏差为−1189.3%, 其最大波动幅度为121.1%; 受塔筒前方高压区影响, 翼型流场存在明显对称脉动激励, 造成气动力偏离和波动.
2023, 55(3): 588-598. doi: 10.6052/0459-1879-22-554
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沉积物压缩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栾恒杰, 马先壮, 蒋宇静, 于海洋, 王长盛, 程先振, 梁伟
深海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过程中, 沉积物的压缩会改变储层的物理力学特性, 进而对天然气的开采效果产生显著影响. 为揭示沉积物压缩效应下井周围储层物理力学特性演化规律, 本文建立了考虑沉积物压缩效应的理论模型, 通过COMSOL模拟研究了不同初始固有渗透率、初始水合物饱和度和井底压力条件下的降压开采中生产井周围储层的物理力学特性演化规律以及开采效果. 结果表明: 受沉积物压缩的影响, 水合物分解区的渗透率随着与井筒距离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 产气与产水速率由零立即上升至峰值, 然后迅速下降, 并且考虑沉积物压缩时的产气与产水速率比不考虑时低; 在水合物完全分解区, 渗透率的大小与有效应力成负相关关系, 未分解区渗透率的大小与水合物饱和度成负相关关系; 井底压力越小, 有效应力越大, 生产井周围储层的渗透率下降越明显; 初始水合物饱和度对产气与产水的影响存在拐点, 饱和度拐点位于0.25与0.35之间, 高水合物饱和度并不代表储层开采效果好, 产气速率的高低还与储层的渗透率有关, 高水合物饱和度储层的渗透率较低, 产气速率较低; 储层初始固有渗透率较高时显著促进了开采效果, 但储层变形量较大增加了储层的不稳定性.
2023, 55(3): 599-615. doi: 10.6052/0459-1879-22-465
压裂页岩气藏多尺度耦合流动数值模拟研究
夏阳, 邓英豪, 韦世明, 金衍
在碳达峰的国策背景之下, 页岩气成为传统能源向绿色清洁低碳能源转型的重要过渡和能源支点. 压后页岩气藏流体流动力学成为高效开发页岩气的关键力学问题. 文章将小尺度低导流天然裂缝等效升级为连续介质, 建立有机质-无机质-天然裂缝三重连续介质模型, 同时对大尺度高导流裂缝采用离散裂缝模型刻画, 嵌入天然裂缝连续介质中, 构建多重连续/离散裂缝模型. 综合考虑吸附气的非平衡非线性解吸附和表面扩散, 自由气的黏性流和克努森扩散, 给出页岩气在多尺度复杂介质中的非线性耦合流动数学模型. 提出多尺度扩展有限单元法对离散裂缝进行显式求解, 创新性构建三类加强形函数捕捉离散裂缝的局部流场特征, 解决了压后页岩海量裂缝及多尺度流动通道的流动模拟难题. 文章提出的模型和方法既能准确刻画高导流裂缝对渗流的影响, 又克服了海量多尺度离散裂缝导致计算量增大的问题. 通过算例展示了压后页岩各连续介质的压力衰减规律, 发现裂缝中自由气、有机质中自由气、无机质中吸附气依次滞后的压力(浓度)扩散现象, 重点分析了吸附气表面扩散系数、自由气克努森扩散系数、天然裂缝连续介质渗透率和吸附气解吸附速率对页岩气产量的影响. 文章重点解决压后页岩多尺度流动通道的表征和复杂耦合流动机理的建模, 并开发了高效的数值模拟算法, 对于压后页岩的产能评价具有一定的意义.
2023, 55(3): 616-629. doi: 10.6052/0459-1879-22-489
考虑蠕变效应的页岩气水平井控压生产增产机理研究
郭为, 柳家正, 张晓伟, 滕柏路, 康莉霞, 高金亮, 刘钰洋, 罗万静
页岩储层具有基质渗透率低、天然裂缝发育复杂等特点, 主要采用多段压裂水平井的方式进行开发. 页岩气井的生产分为放压生产和控压生产两种方式, 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控压生产能够增加EUR, 且应力敏感性是控压生产效果优于放压生产效果的主要原因. 文章在考虑基质和裂缝应力敏感的基础上, 进一步考虑基质岩石的蠕变效应, 建立变压蠕变影响的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应力敏感和蠕变效应对不同生产方式生产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只考虑应力敏感时, 放压生产优于控压生产, 只有考虑蠕变效应时, 控压生产效果才会优于放压生产, 抑制页岩的蠕变效应是控压生产提高气井EUR的机理之一. 随控压时长的增加, 气井EUR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控压生产存在一个最优值; 基质蠕变参数越大、人工裂缝导流能力越高、基质渗透率越小、吸附体积越小、控压生产增产的效果越好. 本研究从机理上解释了控压生产的增产机理, 为页岩气井的生产制度优化奠定了基础.
2023, 55(3): 630-642. doi: 10.6052/0459-1879-22-460
基于核磁共振孔隙划分的致密油藏自发渗吸原油可动性研究
李腾, 高辉, 王美强, 冯永兵, 王琛, 程志林
自发渗吸驱油是致密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 但不同的孔隙划分方法会导致原油可动性精细定量表征存在差异性. 基于此,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藏为研究对象, 开展了四种典型致密岩心的自发渗吸驱油实验, 利用基于核磁共振分形理论的流体分布孔隙精细划分方法, 区分了致密砂岩岩心孔隙类型, 明确了不同类型岩心孔隙结构对原油可动性和自发渗吸驱油速率的控制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岩心自发渗吸模拟油动用程度介于22.07% ~ 33.26%, 核磁共振T2谱双峰型岩心自发渗吸模拟油动用程度高于单峰型岩心; 不同类型致密砂岩岩心中流体分布孔隙可初步划分出P1和P2两种类型, P1类型孔隙则可进一步划分出P1-1, P1-2和P1-3三种亚类型孔隙; 致密砂岩岩心中P1和P2类孔隙中模拟油均有不同程度的动用, P1类孔隙作为致密岩心中主要孔隙, 尤其是P1类孔隙中P1-2和P1-3类孔隙的数量决定了自发渗吸模拟油动用程度; P1-1, P1-2和P1-3类孔隙结构差异性对自发渗吸模拟油动用程度起决定性作用, 较小尺寸孔径孔隙较大的孔隙结构差异性不仅提升了自发渗吸模拟油动用程度, 而且提升了自发渗吸驱油速率; 流体可动性指数较高的P1-2和P1-3类孔隙的致密砂岩岩心表现出较高的模拟油动用程度.
2023, 55(3): 643-655. doi: 10.6052/0459-1879-22-566
考虑诱导缝多段压裂水平井非均质改造压力动态模型研究
徐有杰, 向祖平, 张小涛, 于梦男, 余星颖
为了准确模拟致密油藏水平井大规模压裂形成复杂裂缝网络系统和非均质储层井底压力变化, 建立考虑诱导缝矩形非均质储层多段压裂水平井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 耦合裂缝模型与储层模型得到有限导流裂缝拉普拉斯空间井底压力解, 对两种非均质储层模型分别利用数值解、边界元和已有模型验证其准确性. 基于压力导数曲线特征进行流动阶段划分和参数敏感性分析, 得到以下结果: 和常规压裂水平井井底压力导数曲线相比较, 理想模式下, 考虑诱导缝影响时特有的流动阶段是综合线性流阶段、诱导缝向压裂裂缝 “补充”阶段、储层线性流动阶段和拟边界控制流阶段. 诱导缝条数的增加加剧了综合线性流阶段的持续时间, 降低了流体渗流阻力, 早期阶段压力曲线越低; 当诱导缝与压裂裂缝导流能力一定时, 裂缝导流能力越大, 线性流持续时间越长; 当所有压裂裂缝不在一个区域时, 沿井筒方向两端区域低渗透率弱化了低渗区域诱导缝流体向压裂裂缝“补充”阶段, 因此, 沿井筒方向两端区域渗透率越低, 早期阶段压力曲线越高; 当所有压裂裂缝在一个区域时, 渗透率变化只影响径向流阶段之后压力曲线形态, 外区渗透率越低, 早期径向流阶段之后压力曲线越高. 通过实例验证, 表明该模型和方法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2023, 55(3): 656-668. doi: 10.6052/0459-1879-22-514
煤炭地下气化关键力学问题的数值研究进展
刘曰武, 方惠军, 李龙龙, 葛腾泽, 郑太毅, 刘丹璐, 丁玖阁
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已成为“双碳”背景下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和新课题. 在众多相关技术中,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并展现出巨大潜力. 然而, 由于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的实施成本非常高, 气化机理认识和控制运行工艺优化方面的研究均受到很大限制. 近年来, 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实施周期短的数值模拟方法成为重要的研究工具, 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由于煤炭地下气化过程极其复杂, 数值模拟方法在数学建模和数值求解方面均面临巨大挑战. 对此, 本文开展了以下工作: 对煤炭地下气化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 阐明各个运行空间的物质和关键问题, 厘清煤炭地下气化的本质; 归纳出流体动力学问题、热力学问题、材料应力问题以及化学反应动力学问题等4类关键力学问题; 详细介绍每个关键力学问题数值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历程; 介绍煤炭地下气化数值研究的工程应用, 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本文工作对推动煤炭地下气化数值方法的发展以及指导我国煤炭地下气化先导试验设计和现场实施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2023, 55(3): 669-685. doi: 10.6052/0459-1879-22-331
深部煤岩界面超低摩擦时变模型及能量转化研究
李利萍, 余泓浩, 张海涛, 潘一山
深部煤岩超低摩擦型冲击地压实质是巨量煤岩体沿煤岩界面发生失稳滑动的时变过程, 期间煤岩界面摩擦力和摩擦系数随时间变化, 同时伴随煤岩界面摩擦力做功向煤岩冲击动能释放能量转化特征. 为定量描述煤岩界面能量转化规律, 引入量纲分析法, 实验测定了煤岩弹性系数、阻尼系数和待定系数, 给出了深部煤岩界面摩擦系数表达式. 以沈阳红阳三矿为研究对象, 通过实验研究和工程实际相结合, 定义了冲击动能转化率新指标, 验证了所建模型可靠性, 定量描述了煤岩界面摩擦力做功向煤岩冲击动能转化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深部煤岩界面摩擦系数随冲击载荷幅值增大而线性降低, 随冲击载荷频率增大而线性增加. 深部煤岩界面摩擦力的降幅和降低速率变化急剧, 当冲击载荷幅值为5000 N、冲击载荷频率为500 Hz时, 深部煤岩界面摩擦力降幅为97%、降低速率为38.9 kN/ms ~ 41.38 kN/ms时发生超低摩擦效应. 首次从摩擦力降低幅值和降低速率定量表征超低摩擦效应. 结合实验和工程实际分析发现, 能耗比实验结果均值为0.441, 红阳三矿“11.11”冲击地压计算结果为0.488, 两者较为接近, 进一步证明所建模型合理性.
2023, 55(3): 686-698. doi: 10.6052/0459-1879-22-467
面向双碳目标的建筑能源系统再认识
刘晓华, 张涛, 刘效辰, 江亿
建筑领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部门,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建筑能源系统需要做出革新. 为此, 本研究对建筑能源系统的发展任务进行了深入探讨, 提出了面向双碳目标的建筑能源系统发展方向: 传统的建筑能源系统以满足建筑自身冷、热、电等基本能源需求为主; 双碳目标下, 建筑能源系统需要从建筑节能向建筑低碳的新目标转变, 需要在降低建筑本体能源需求、全面电气化、提升建筑能源系统能效水平、实现灵活可调并成为具有柔性调节能力的能源系统可调负载等方面做出变革, 需要从单纯能源系统的消费者转变为集能源生产、消费、调蓄于一体的复合体. 以构建低碳建筑能源系统为目标, 对建筑能源系统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需要进一步认识建筑能源、建筑环境营造的需求从而更好地理解建筑能源系统的基本要求, 需要建筑与交通、电力等领域进一步融合, 需要从单体建筑向区域建筑、城市等多个尺度上以建筑为载体构建城乡新型能源系统. 本研究可为建筑能源系统如何实现自身角色转变、加快实现双碳目标下的能源系统变革提供有益参考.
2023, 55(3): 699-709. doi: 10.6052/0459-1879-22-462
隧洞式内衬储气库极限储存压力解析解
王者超, 贾文杰, 冯夏庭, 王敬奎
隧洞式内衬储气库是一种新型能源储存方法, 有助于平衡供需, 推动国家由化石能源向绿色能源的持续过渡, 有利于国家“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实现. 本文采用极限平衡方法和弹塑性分析方法推导隧洞式内衬储气库极限储存压力的解析解. 在极限平衡方法中, 考虑上覆围岩自重、破裂面受力和极限储存压力, 选用刚性锥模型, 推导了上限压力表达式; 在弹塑性分析方法中, 根据围岩中应力分布规律和剪切、抗拉强度, 推导获得了弹塑性条件下上限与下限压力表达式. 最终综合考虑两方法求得的结果, 确定极限储存压力解析解. 结果表明: 极限平衡方法求得上限压力与埋深呈二次函数关系, 且随着侧压力系数的增大而增大; 弹塑性分析方法确定的上限压力和下限压力与埋深呈线性关系, 下限压力随着侧压力系数的增大而减小, 且Ⅰ级围岩条件下的内衬储气库不用考虑下限压力. 在侧压力系数λ = 1.2时上限压力最大, 因此应尽量在侧压力系数为1.2的围岩条件下修建隧洞式储气库. 最后根据典型工况下上限和下限压力曲线给出内衬洞室推荐压力范围.
2023, 55(3): 710-718. doi: 10.6052/0459-1879-22-474
中国海域盆地CO2地质封存选址方案与构造力学分析
李春峰, 赵学婷, 段威, 吴涛, 姚泽伟, 陈国新, 李刚, 彭希
本文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 从断裂活动、盆地压力、构造沉降特征、地震活动性和地温梯度等角度综合分析中国海域盆地适宜大规模CO2地质封存的条件与目标, 在宏观上认为东海陆架盆地、珠江口盆地、琼东南盆地东部以及南海中央海盆是最佳CO2地质封存区域, 但这并不排除其他盆地内部存在适宜的CO2地质封存点, 因为具体某个地质封存工程目标的范围相对较小. 东海陆架盆地、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内适用于CO2地质封存的地层包括盆地晚期快速沉降期沉积层的底部咸水层和热沉降沉积层内的含油气单元, 在适宜的海底之下800~4000 m深度范围内, 孔隙度大于10%, 静水压力约在8~40 MPa之间、静岩压力约在13~83 MPa之间变化. 在此压力范围和合适的地温梯度范围内, CO2以超临界状态存在, 其密度随温压变化相对稳定, 有利于CO2的流动和渗透. 另外, 盆地内的基性岩浆岩建造的规模和数量也为CO2地质封存和永久矿化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虽然工程难度大和代价高, 但南海中央海盆是非常安全的适宜封存CO2的区域, 注入到海底大洋玄武岩的CO2因为玄武岩矿化需要较长时间, 可能存在CO2泄露, 但是除了玄武岩矿化以外, 可能泄露的CO2在后面的逃逸中还可以被多次封存, 包括: 火山碎屑岩矿化、海底沉积物封存、海底沉积物CO2水合物封存、碳酸钙中和反应、海底碳湖和海洋溶解CO2等. 南海中央海盆目前6个钻遇基底大洋玄武岩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钻孔可以为先导性南海海盆CO2封存实验提供很好的科学与工程基础.
2023, 55(3): 719-731. doi: 10.6052/0459-1879-22-384
煤炭地下气化腔CO2埋存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李龙龙, 方惠军, 葛腾泽, 刘曰武, 王峰, 刘丹璐, 丁玖阁, 喻岳钰
CO2捕集与埋存(CCS)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实现, 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手段. 在众多地质埋存空间中, 煤炭地下气化(UCG)后的气化腔近年来成为埋存研究的热点, 但与传统埋存方式相比, 相关工作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 缺乏现场实施案例. 为推动该埋存方式的发展, 文章从以下3方面开展工作. (1)介绍UCG和CO2气化腔埋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并将后者的发展划分为概念提出阶段、潜力评价和可行性分析阶段以及机理分析阶段, 目前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 (2)从注入性、密闭性、经济性、储容量和CO2埋存机理等多个角度出发, 通过与其他埋存方式对比, 分析了气化腔埋存的特点与优势: 注入性良好; 密闭性与未开发煤层类似, 但更为复杂; 显著节约CO2运输成本; 埋存潜力巨大; 埋存机理非常复杂, 需要考虑气化腔形态、边壁性质以及超临界CO2与气化腔流体间复杂相互作用对注入和长期埋存过程的影响. (3)阐明CO2气化腔埋存所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工程问题, 并指出未来发展趋势.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 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UCG及后续的CO2气化腔埋存, 丰富CCS体系, 推动煤炭资源的清洁化和低碳化利用.
2023, 55(3): 732-743. doi: 10.6052/0459-1879-22-538
不同温度条件下含流体砂岩裂隙摩擦特性的试验研究
沈闹, 李小春, 王磊
砂岩储层中由流体注入导致的地震活动与砂岩断层(裂隙)的摩擦行为有关. 为了揭示不同温度条件下含流体砂岩裂隙的摩擦特性, 在温度范围为25 °C ~ 140 °C和有效法向应力范围为4 ~ 12 MPa的试验条件下, 本文分别对干燥、水饱和以及注CO2锯切砂岩裂隙进行了速度分级加载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1)对于干燥砂岩裂隙, 增大有效法向应力和升高温度均能增大裂隙的初始摩擦系数, 而改变有效法向应力对裂隙摩擦稳定性影响不明显, 仅升高温度会略微降低其摩擦稳定性; (2)对于水饱和砂岩裂隙, 裂隙的初始摩擦系数同样会随着有效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 但会受到升温的弱化作用, 而增大有效法向应力和升高温度均能降低裂隙的摩擦稳定性; (3)对于注CO2砂岩裂隙, 裂隙的初始摩擦系数受有效法向应力和温度变化的影响与水饱和砂岩裂隙相反, 但裂隙的摩擦稳定性仅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受有效法向应力的影响不明显. 因此, 砂岩裂隙的摩擦特性受有效法向应力、温度和注入流体类型的共同影响. 该试验结果对理解流体注入诱发地震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2023, 55(3): 744-754. doi: 10.6052/0459-1879-22-400
CO2微气泡溶解动力学及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
贾昊卫, 于海洋, 谢非矾, 袁舟, 徐克, 汪洋
CO2微气泡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提高采收率与碳埋存方法, 本文在自主设计的CO2微气泡发泡装置的基础上, 表征了高温高压条件下微气泡形态, 进一步研究了微气泡的溶解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10 MPa下制备出的微气泡直径10 ~ 70 μm, 平均直径34.43 μm; 15 MPa下制备的微气泡直径更小, 平均直径25.03 μm; 地层水高矿化度条件下, 平均气泡直径277.17 μm, 且气泡稳定性降低. 微气泡的溶解实验结果表明CO2微气泡的溶解速率较高, 但是未溶解的CO2仍以气泡的形式在地层中运移, 微气泡注入地层后将形成“碳化水 + 微气泡”的运移模式. 采用可视化微流控平台, 首次研究了高温高压条件下无化学剂辅助CO2微气泡的提高采收率机理: ①提高微观洗油效率; ②通过体积膨胀、溶解携带作用将油滴带出盲端, 采出盲端中的剩余油; ③打破油滴的毛管压力平衡状态, 采出柱状残余油; ④在流动中产生“贾敏效应”, 封堵大孔隙、提高波及效率. 本文研究可为CO2微气泡提高油藏采收率与碳封存提供指导.
2023, 55(3): 755-764. doi: 10.6052/0459-1879-22-507
岩体三维裂隙网络地质熵与渗透特性关系研究
樊鑫成, 叶祖洋, 黄诗冰, 程爱平
裂隙网络是岩体地下水的主要流动通道, 而工程岩体中裂隙网络错综复杂, 裂隙网络的几何特征和连通性对其渗透性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综合量化裂隙迹长、间距、倾角、开度对裂隙网络连通性和渗透性的影响, 基于信息熵原理, 提出了三维裂隙网络地质熵理论和连通性指标−熵尺度, 对比熵尺度与其他传统三维裂隙网络连通性指标, 验证了熵尺度评价三维裂隙网络连通性和渗透性的合理性. 结合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边坡裂隙统计分布, 建立三维裂隙网络渗流数值计算方法, 分析不同裂隙迹长、倾角、间距、开度条件下三维裂隙面密度、无量纲逾渗密度、熵尺度和渗透系数的变化关系. 结果表明: 当体积率一定, 考虑开度影响时, 三维裂隙面密度和无量纲逾渗密度无法定量表征迹长和间距对裂隙网络连通性的影响; 裂隙迹长与熵尺度和渗透系数呈负相关关系, 裂隙间距和开度与熵尺度和渗透系数呈正相关关系, 裂隙倾角变化对熵尺度和渗透系数影响较小; 熵尺度与渗透系数的非线性关系近似满足二次多项式.
2023, 55(3): 792-804. doi: 10.6052/0459-1879-22-579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中的关键力学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中的关键力学问题专刊
数智流体力学的发展及油气渗流领域应用
宋洪庆, 都书一, 王九龙, 劳浚铭, 谢驰宇
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推动了数智流体力学的快速发展. 数智流体力学是将流体力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结合, 以流体力学场景需求为导向, 形成以“数”为基础, 以“智”为核心, 以算力为支撑的新研究范式. 核心内涵是要以数据驱动为主, 融合物理信息、专家经验等先验知识, 利用智能化手段构建“数据 + 物理”双驱动的数智模型, 解决场景需求问题. 数智流体力学在建模灵活性、运算效率、计算精度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其应用潜力已经在多尺度流动、多场耦合以及流场建模等方面得到验证. 数智流体力学研究范式包括数据治理和智能算法构建, 其中数据治理工作尤为重要, 治理后的数据质量是智能算法能否发挥其价值的关键. 智能算法中“数据 + 物理”协同驱动主要存在四种引入机制, 分别是基于输入数据的嵌入机制、基于模型架构的嵌入机制、基于损失函数的嵌入机制和基于模型优化的嵌入机制. 以油气领域应用为例, 介绍了数智流体力学在储层物性参数预测、压裂效果评价以及注采参数优化等方面的一系列研究进展. 数智流体力学是流体力学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以场景需求为导向、深度融合物理信息等先验知识的新一代智能理论与方法是数智流体力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能够从崭新的角度攻克诸多复杂多变的流体力学关键问题.
2023, 55(3): 765-791. doi: 10.6052/0459-1879-22-484
2023 年 3 期目录
2023, 55(3): 1-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