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Scopus 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7年 第29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论文
二维空泡流的脉动性态研究
何友声, 刘桦, 赵岗
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对定常来流中NACA4412翼的不稳定的空泡流形态特征进行了水洞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揭示了由于空泡形态断裂而产生的低频脉动现象.这一现象在跨空泡流(Trans-cavitatingflow)情况下尤为明显,常使空泡长度和厚度在大幅范围内拟周期地变动,其频率特性比较稳定,有别于空泡末端局部泡团脱落而产生的脉动
1997, 29(1): 1-7. doi:10.6052/0459-1879-1997-1-1995-189
绕旋转圆柱流动涡尾流结构和临界状态特性
凌国平, 凌国灿
采用作者提出的基于区域分解、有限差分法与涡法杂交的数值方法,结合高阶隐式差分格式,和以修正的不完全LU分解为预处理器的共轭梯度法作求解器.系统地研究了雷诺数Re=1000,旋转速度比a∈(0.5,3.25)范围内,绕旋转圆柱从突然起动到充分发展,长时间内尾流旋涡结构和阻力、升力系数的变化规律.计算所得流动图案与实验流场显示符合很好.数值试验证实了临界状态的存在,并首次给出了临界状态时的旋涡结构特性,指出最佳升阻比也在该状态附近得到
1997, 29(1): 8-16. doi:10.6052/0459-1879-1997-1-1995-190
固壁温度对壁湍流相干结构的影响
石建军, 舒玮
用半导体元件对平板进行加热,用VITA法和mu-level法两种条件采样技术研究了固壁温度对湍流相干结构的影响,改进了Tiederman等人提出的“归组”方法,并且用“归组”的VI-TA法和mu-level法研究了固壁加热对湍流猝发平均周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固壁加热使得湍流脉动速度均方根值变大,条件采样检测到的事件数量增多,但猝发周期维持不变
1997, 29(1): 17-23. doi:10.6052/0459-1879-1997-1-1995-191
论可压缩平板边界层线性稳定性的分歧
赵耕夫
Mack和Wazzan关于可压缩平板边界层线性稳定性结论的主要分歧在于来流马赫数对粘性稳定性的影响.本文充分考虑了空气热力学参数的影响,并用配置点方法计算了绝热平板时间模式特征值问题.数值结果表明粘性对第一模式只起稳定作用,M=3粘性第二模式总是稳定的,结论和Mack一致
1997, 29(1): 24-29. doi:10.6052/0459-1879-1997-1-1995-192
侧柱对串列双柱脉动压力的干扰
徐有恒, 黄东群
研究了串列双圆柱旁加上一个等直径的圆柱,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排列的三圆柱的脉动压力分布.着重研究侧柱对串列双圆柱脉动压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绕流等边三角形排列的三圆柱,受影响最严重的是后柱.脉动压力分布出现了严重的不对称,外侧的压力脉动极其强烈,内侧的压力脉动较弱,与时均压力分布,很好的对应关系.另外,侧柱对于串列双圆柱是否达到超过临界间距的绕流流态,有很大的影响
1997, 29(1): 30-37. doi:10.6052/0459-1879-1997-1-1995-193
弱界面复合材料中的基体裂纹
罗海安, 王奇山
利用二维弹性力学模型研究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基体裂纹与弱界面的相互作用机理.文中首先导出各向异性弹性多层介质中刃型位错的基本解,然后运用这些基本解建立了弱界面复合材料中典型的H型缺陷的奇异积分方程组,通过求解这些方程得到外载荷的大小、弱界面的结合强度、界面的残余压力和摩擦系数、纤维与基体的弹性模量比等微结构参量与基体裂纹附近的应力场的关系
1997, 29(1): 38-46. doi:10.6052/0459-1879-1997-1-1995-194
微裂纹屏蔽问题中守恒积分投影关系
陈宜亨, 赵利果
对连续体损伤力学在微裂纹屏蔽问题中应用的J积分守恒假设提出质疑.用理论分析和电算实践证明了远场J积分在微裂纹损伤区中的再分配关系,即Jκ矢量的投影守恒关系.在这一关系中,被Herrmann所轻视的J2分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的研究表明,Ortiz理论应考虑到远场J积分在损伤区中的损失,并通过计及这一损失做出必要的修正
1997, 29(1): 47-53. doi:10.6052/0459-1879-1997-1-1995-195
SiCp/ZL101AI复合材料中的层裂微损伤演化行为
凌中, 沈乐天, 陈淑霞
对SiCp/ZL101Al复合材料进行了层裂损伤演化实验,得到了试样的层裂损伤演化图像.通过对这些微损伤演化图像的微观观察和对微损伤的统计定量分析,发现在层裂损伤演化过程中,微损伤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与应力水平、作用时间相关,而且还与材料中的微结构分布密切相关.通过层裂损伤演化实验,得到了在这种复合材料中,微裂纹在基体中的扩展速度及其与宏观应力水平的关系
1997, 29(1): 54-61. doi:10.6052/0459-1879-1997-1-1995-196
受r~n分布载荷的楔:佯谬的解决
丁皓江, 彭南陵, 李育
对表面受与rn(n≥0)成正比的分布载荷的楔,当楔顶角2α与n之间满足一定关系时,经典解为无穷大,这是一个佯谬.本文采用复变函数方法,研究了这个佯谬的所有情形,并发现存在二次佯谬,即对某些特定的(n,α),佯谬解仍为无穷大,对此本文也予以解决
1997, 29(1): 62-73. doi:10.6052/0459-1879-1997-1-1995-197
存在间隙的多自由度系统的周期运动及Robust稳定性
曹登庆, 舒仲周
研究一类存在间隙的多自由度振动系统的动态响应.系统由线性元件构成,但其中一个元件的最大位移不能超过由刚性平面约束所确定的阀值.应用模态矩阵方法将系统解耦,并根据碰撞条件和由碰撞规律所确定的衔接条件求得系统的周期运动及其稳定条件.将Lyapunov方法应用于周期运动的扰动差分方程,导出了含不确定参数的碰撞振动系统周期运动的鲁棒(Robust)稳定性条件.文末用一个二自由度系统阐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1997, 29(1): 74-83. doi:10.6052/0459-1879-1997-1-1995-198
完全笛卡尔坐标描述的多体系统动力学
刘延柱
用完全笛卡尔坐标描述多体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在提高计算效率方面有突出优点.导出用完全笛卡尔坐标表示的刚体及多体系统的动量和动量矩的解析式,给出与之对应的广义惯量矩阵概念,建立无力矩状态下用完全笛卡尔坐标描述的多体系统动力学的一阶微分方程组,用于多体航天器的姿态运动分析
1997, 29(1): 84-94. doi:10.6052/0459-1879-1997-1-1995-199
一种改进的分块隐式数值方法
孙自祥, 吴玉林, 薛敦松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块隐式数值方法,在贴体坐标和交错网格下以逆变速度分量和压力U,V,W,p为基本求解变量,由此克服了原分块隐式数值方法求解复杂边界流动时的困难.90°弯管流动数值计算初步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合理、可行
1997, 29(1): 95-98. doi:10.6052/0459-1879-1997-1-1995-200
杆、梁离散和连续系统的振动定性性质的统一论证
王其申, 王大钧
采用极限过渡法,从杆、梁差分离散系统刚度矩阵的符号振荡性导出相应系统格林函数的振荡性,从而统一论证了离散与连续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模态的定性性质
1997, 29(1): 99-102. doi:10.6052/0459-1879-1997-1-1995-201
一种值得注意的动力学行为
刘曾荣, 黄欣
在讨论一类以patern动力学为背景的二维平面映射时,发现了一种具有两个正Lyapunov特征指数的动力学行为.分析表明这种行为可能来自于snapbackrepeler.进一步的理论工作有待于深入
1997, 29(1): 103-107. doi:10.6052/0459-1879-1997-1-1995-202
一类轴对称充液陀螺系统自旋运动稳定性研究
匡金炉, 黄克累, 陆启韶, 肖业伦
研究了一类复杂充液旋转对称陀螺(其圆柱形容腔充有互不相溶的双元液体,且带充液圆柱中心杆)的章动振荡与其所充双元液体自由振荡之耦合问题.利用留数方法研究了系统的自旋稳态运动的稳定性条件
1997, 29(1): 108-110. doi:10.6052/0459-1879-1997-1-1995-203
关于Cauchy平均转动的直接积分赋值
黄模佳, 扶名福, 赵锡钱
表明了通过直接积分途径同样可以求得变形体中局部大转动问题的Cauchy平均转角的解析表达式,解答了Truesdel和Toupin的经典名著中的一个基本疑难
1997, 29(1): 111-115. doi:10.6052/0459-1879-1997-1-1995-204
非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局部弧长法
段云岭
描述了一个新的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局部弧长法.该方法是在弧长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合于材料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数值解法.其约束方程充分利用了结构中破坏区域内的非线性变形信息,有效地解决了材料非线性分析中的稳定性与收敛性问题.数值计算表明,该方法不仅适合于求解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也适合于求解结构达到极限承载参力以后的荷载-变形的全过程
1997, 29(1): 116-122. doi:10.6052/0459-1879-1997-1-1995-205
分析层状半空间对入射地震波响应的改进模型
陈清军, 朱合华
采用层内位移线性近似的薄层元及基岩半空间刚度的Taylor级数展开技术,利用基岩地震动三分量反算入射波振幅,建立了层状半空间场地地震波响应分析的一种改进模型,分析了层状半空间对倾斜入射SH,SV和P波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本文模型不仅具有较高精度,而且非常便于数值处理和计算机编程
1997, 29(1): 123-127. doi:10.6052/0459-1879-1997-1-1995-20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