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学会奖励

首页 > 学会奖励 > 青年科技奖

第十七届青年科技奖(2021年度获奖人:陈玉丽、李博、司廷、张助华、韦小丁)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17日

upfile

姓名:陈玉丽专业专长:固体力学


性别:女出生年月:19797


职称:教授工作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03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8年于清华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1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入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卓越百人”副教授,2016年晋升教授,2017年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22年获得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研究领域:多尺度复合材料力学

社会任职:

副秘书长、力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智能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Composites Part AForces in Mechanics副主编,力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航空学报、应用力学学报、Acta Mechanica SinicaNano Mater SciCurr Mech Adv Mater等期刊编委/青年编委。

主要成绩:

面向航空航天、国防装备等领域对于高性能材料与结构的需求,致力于复合材料与结构的多尺度理论和新概念设计研究,在JMPSAdv Mater等力学和材料领域高水平期刊发表SCI论文70多篇,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1)。主要学术成绩包括:

(1)建立了离散-连续融合的多尺度力学分析理论。利用离散方法和连续方法的相通性和独特性,建立了简洁普适的跨尺度分析方法,解决了多尺度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化、二维膜-基结构失效预测等问题,并发现了多层范德华结构弯曲刚度和失效模式的尺度效应。

(2)提出了从低维材料到宏观三维材料的“刚度阈值”概念。对局部具有低维离散结构的宏观材料力学性能建立了有效的评价指标,解决了其性能预测和评判的难点问题;在此基础上,发现了该系统面内-面外刚度非经典关系等网络材料独特的力学现象。

(3)提出了可编程定制力学性能的多层级结构/超材料设计思想。提出了“三维像素”和“自锁吸能”新概念设计,突破了原有材料/结构设计维度和性能区间,实现了根据目标需求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快捷定制和重定制,获得了兼顾高效吸能和灵活调控的抗冲击吸能结构。


upfile

姓名:李博专业专长:生物力学


性别:男出生年月:19827


职称:副教授工作单位:清华大学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04年、2007年分别获湖南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11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2011–2014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至今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任副教授、长聘副教授。

研究领域:生物软组织力学;细胞力学;软材料力学

社会任职:

任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软物质力学工作组成员,《Mechanics of Advanced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Materials》《医用生物力学》编委,《固体力学学报》青年编委。

主要成绩:

李博主要从事细胞与软组织的多尺度多场耦合力学行为、软材料非线性变形与稳定性的研究。已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软材料表面失稳力学》一部。主要学术成果包括:

1)克服了强非线性、大变形、多重分岔等方面的难题,建立了软材料与生物软组织的变形稳定性力学理论与计算方法,发现了巴基球失稳等多种新现象与新规律,揭示了宏、微观尺度上表面失稳、形貌产生的物理机制,提出了在膜基系统表面制备微纳米形貌的电致失稳、缺陷调控方法。

2)建立了考虑多相多场耦合、化学反应与扩散、非线性的生物软组织力--生耦合本构模型与有限元方法,为肿瘤、胚胎等软组织生理、病理情况下的生长、形貌演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工具。

3)发展了耦合力-化学反馈信号通路的群体细胞动力学理论和计算方法,发现群体上皮细胞动力学遵从Tsallis统计力学理论,而非经典的玻尔兹曼-吉布斯熵理论;阐释了群体细胞介观尺度动力学与分子尺度蛋白表达、细胞尺度癌变、迁移能力、粘附、弹性之间的关联。所得结果有助于理解胚胎发育、伤口愈合、肿瘤转移等生理、病理现象。

上述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NAS》《Phys. Rev. Lett.》《Nat. Commun.》《J. Mech. Phys. Solids》《Biophys. J.》《J. Biomech.》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SCI他引2000余次。曾获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3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7年,3/5)、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9年,3/5);入选国家海外人才引进计划(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2019年)资助。


upfile

姓名:司廷 专业专长:流体力学


性别:出生年月:1983年7月


职称:教授工作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00年考入中国科大,2004年获理论与应用力学学士,2009年获流体力学博士,之后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引进为中国科大副教授,曾于2012年及2014-2016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交流,2018年绿色通道晋升特任教授,2019年担任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双聘教授。现为中国科大教授、博导,先进气动力热预测与推进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副主任,挂职工程科学学院副院长。

研究领域:实验流体力学、微纳尺度流动、界面流动、界面不稳定性

社会任职:

激波与激波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微纳尺度流动专业组组长、力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力学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科院青促会合肥分会理事,国际期刊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BMC Cancer副主编,力学学报、实验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气体物理等编委或青年编委。

主要成绩:

面向空天科技、能源环境和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着力发展界面流动不稳定性理论模型,自主研制先进的科研仪器装备,并开展系统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深刻揭示复杂界面流动的生成演化与调控机理。已主持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国家基金委优青、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和青年拔尖等项目,发表JFM、PRL等重要期刊论文130余篇(H指数29),已授权国家专利10余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省级教坛新秀等奖项和荣誉。

主要学术成果包括:(1) 发展了多相流体界面演化的不稳定性理论模型,揭示了多场耦合条件下流体界面扰动发展的物理规律和机理;(2) 提出了基于流动聚焦和界面剪切的微纳尺度流动方法,发现了不同流动模态的形成条件和转换准则,建立了多相射流与主控参数之间普适的尺度律关系;(3) 提出了可控生成汇聚激波和强激波的理论方法,揭示了界面扰动的线性和非线性增长规律,实现了流体界面扰动发展的有效调控。


upfile

姓名:张助华专业专长:纳米力学


性别:男出生年月:19836


职称:教授工作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育及工作简历:

2004年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系学士学位,2010年获该校纳米力学专业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2012年赴美国莱斯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3年至今受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纳尺度物理力学

学术兼职及服务:

担任Inter. J. Smart Nano Mater.Front. Phys.副主编,Theoret. Appl. Mech. Lett.Acta Mech. Sinica、《固体力学学报》等5个中英文期刊的(青年)编委,《科学通报》特邀编辑,物理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微纳米力学工作组组员等。近三年,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担任分会共同主席10

主要成绩及贡献:

一直从事纳尺度物理力学的研究,在国际上较早地将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结合,开展了低维材料结构力--磁耦合功能性以及流-固耦合能量转换的理论研究,主要科学发现如下:

(1)发现了碳纳米结构的力致赝磁和结构相关的磁电效应,被Nature出版集团专文评论为在非金属体系中实现磁电耦合开辟了新途径;揭示了氮化硼纳米管由压力导致的磁性调控律,被Nature出版集团以压致磁化为题专文亮点评论,称“这种磁性调制能力有利于发展氮化硼基功能器件”。

(2)基于物理力学理论和建模分析,准确预测了银衬底上硼烯的晶格结构,被发表在ScienceNature Nanotech.等上的三个独立实验证实,引起了硼烯的研究热潮,被Nature Rev. Mater.列举为诠释计算方法对材料发现重要性的范例。发现了硼烯的力致结构相变和基底引致的结构屈曲,为开拓其在柔性电子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3)发现了氮化硼纳米结构的电场致绝缘体-金属转变并被合作实验证实,预测了氮化硼薄膜由力化耦合驱动的结构相变,被Nature出版集团誉为白石墨烯的升起;揭示了氮化硼生长的动力学机理,被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机构的实验证实。

(4)发现了石墨烯由双电层边界运动生电的动电效应,被《国家科学评论》等专文评论到拓展了动电效应两百年的理论,合作提出了碳材料与水相互作用产生电的水伏效应,使微纳能源与水伏学被列入《十四五国家基础研究》重点方向。

研究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以第一/(共同)通讯作者PRL(2)JMPS(3)NSRNature Nanotech.(2)Nature Chem./Catal./SynthesisScience Adv.Nano Lett.(9)JACS(5)等期刊上发表论文70篇,被SCI他引6000次。入选力学学科2020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先后获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2017)、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项目资助,以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2020)、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13)等学术奖励。



upfile姓名:韦小丁专业专长:固体力学


性别:男出生年月:19825


职称:研究员工作单位:北京大学



教育及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

2004/092009/06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机械工程系

1998/092003/06本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

工作经历:

2016/01至今研究员,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2009/072015/10博士后,美国西北大学,机械工程系

主要成绩:

(1)发展了含微结构材料及非均质材料的多尺度损伤与断裂力学理论,包括:①针对含微结构复合材料建立了严格的多尺度断裂力学框架,率先获得了仿贝壳结构复合材料中I型裂纹塑性场、裂纹阻力曲线等问题的解析解;②创新地提出“动态剪滞模型”,阐明了微结构动态损伤演化规律和冲击能量传递的机制;③建立了非均质材料基于热力学的多尺度本构模型,提出基于微观物质输运与空间非均匀性演化的塑性流动法则,从微、介观尺度揭示了非晶合金剪切失稳与空间结构演化规律的关联。

(2)发展了低维材料基础力学性能表征理论与方法,包括:①建立微纳米力学实验新方法及高精度的非线弹性本构模型,国际上率先实验测定单层石墨烯的弹性模量和断裂强度,并系统研究了单分子层二维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微观失效机制,成功拓展了连续介质力学理论方法。②发展了陶瓷纳米双相微结构设计方法,有望解决此类传统脆性材料缺乏韧性和大变形能力的瓶颈。

上述成果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0余篇(包括Science 1, Nature Communications 3, JMPS 8),获得他引超过2万次。工作被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K.S. Novoselov院士,美国三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高华健教授,铁木辛柯奖章获得者、美国三院院士Zdeněk Bažant教授在内的国际知名学者正面引用并积极评价。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www.cn100led.com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 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 中南大学 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天津大学力学系 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 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 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 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 浙江理工大学 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 长沙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兰州大学力学系 甘肃省力学学会 长江科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安徽省力学学会 辽宁省力学学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 西安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 中南建筑设计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 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