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我要入会 联系我们

青年科技奖

首页 > 青年科技奖 > 第11-15届

裴永茂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19日

姓名:裴永茂

专业专长:实验力学

性别:

出生年月:1979.3

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北京大学

教育及工作简历:

2002年获得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学士学位,2007年获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博士学位;20072009在北京理工大学力学系工作,2009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工作。

研究领域:多场耦合力学理论、实验力学表征方法与科学仪器研制

社会任职:

青年工作委员会、复合材料专业组、疲劳与断裂专业组、学科交叉与复杂环境实验方法组成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第一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第一届冲击及防护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成绩:

随着复合材料和结构的服役环境越来越苛刻,如何评价其在多场耦合极端环境下的耦合性能和失效行为成为关键的科学问题。在多场耦合实验力学表征方法与科学仪器研制方面取得如下成果

1)针对现有仪器无法满足力电磁热耦合环境下的测试和表征,分别研制了力电磁热多场耦合宏观加载与测试仪器、多场耦合的微纳米压痕仪和鼓泡仪;实验获得磁电材料多场耦合下的磁控电和电控磁的本构曲线,观测了模量、硬度的尺度效应和外场调控效应;建立了含尺度效应多场耦合非线性本构理论,揭示了应变效应和电荷效应的竞争机制,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所研发的科学仪器获推广应用,为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了新的测试手段。

2)高超声速飞行器和发动机的热防护材料和涂层服役在超高温有氧的极端环境下,缺少相关的力学实验方法和科学仪器。建立了超高温有氧环境实验力学表征方法,分别研制了1800℃超高温有氧环境力学测试仪器和1600℃高温有氧环境微米压痕仪,获得其超高温有氧环境下的拉伸变形与强度等第一手实验数据,为航空航天部门提供了技术支撑。

联系我们

  • 电话:

    86 10 6255 9588

  • 传真:

    86 10 6255 9588

  • 邮箱:

    office@www.cn100led.com

  • 邮编:

    100190

  •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相关链接

国际组织
部委
团体会员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 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克里门森互动(北京)顾问有限公司 中南大学 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天津大学力学系 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 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 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 宁波大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中心 浙江理工大学 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 长沙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兰州大学力学系 甘肃省力学学会 长江科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安徽省力学学会 辽宁省力学学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 西安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 中南建筑设计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工程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湘潭大学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系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 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方学会链接

学会公众号

学会微博

力学科普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进展

力学快报

力学与实践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I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I  京ICP备05039218号-1, 审核日期:2005年7月7日
Baidu
map